石虎「虎力勇」白天躲暗處 遊客難過抱怨看不到

台北市立動物園石虎三胎胞的二哥,在今年9月26日搬遷至台灣動物區展開獨立生活,動物園透過Facebook粉絲專頁投票,正式為他命名為「虎力勇」。動物園表示,偶爾會聽到遊客抱怨看不到動物的身影,這是因為屬於夜行性動物的石虎,白天多在隱密處休息,且「虎力勇」戶外活動場的環境陳設以及遊客參觀時所發出的聲響還不是很習慣,民眾需要多點耐心,才能見到牠的本尊。

動物園表示,「虎力勇」初期牠先待在室內欄舍,熟悉新接手照養工作的保育員並與牠慢慢地建立信任感,保育員用羽毛沾上絞肉的血水插在網目上,或是提供絞肉冰,當作「虎力勇」行為豐富化的玩具,「虎力勇」似乎很喜歡,會上前嗅聞並舔舐血水。經過約一個月的相處後,在10月23日這天,保育員開啟通往戶外活動場的門,讓「虎力勇」可以自由進出,到處探索環境。

動物園表示,偶爾會聽到遊客抱怨看不到動物的身影,這是因為屬於夜行性動物的石虎,白天多在樹洞或樹叢等隱密處休息,傍晚待天色昏暗才開始外出活動和獵食。此外,石虎身上的斑紋與周遭樹蔭、仿岩的顏色相近,牠們若靜止不動時,真的很難分辨。

動物園提醒,目前「虎力勇」對戶外活動場的環境陳設以及遊客參觀時所發出的聲響還不是很習慣,因此白天通往內欄舍的門仍然會暫時維持暢通,讓「虎力勇」可以自己選擇要待在室內或戶外。園方建議,民眾下次經過台灣動物區石虎的家時,不妨多點耐心,睜大眼睛仔細找找,可能有意外的發現。

「虎力勇」是透過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計畫合作平臺,由台北市立動物園、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屏東科技大學合作「石虎保育繁殖計畫」,今年3月初在動物園內誕生的石虎大哥和石虎小妹正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持續進行野放前訓練,牠們肩負著增加野外族群數量的重責大任,而留在動物園的石虎二哥「虎力勇」,牠的任務則是穩固域外安全族群及其遺傳多樣性,並扮演野生動物保育大使的角色,透過教育展示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台灣唯一現存本土貓科動物石虎的習性,並傳遞石虎在野外所面臨的存續困境。

另外,響應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認養計畫的日本一級建築師原田鎮郎教授,將於今年2021年11月3日至11月25日二度在台北「二空間藝廊」舉辦「萬物共生2021」個展,作品圍繞自然環境與瀕臨絕種動物,傳遞「保護地球環境」及「萬物共生共榮」的理念。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