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李行的人文關懷,超越政治與市場

大導演李行的過世,似乎意味著,台灣又失去了一股不受政治或市場控制的電影清流。

戒嚴時期,台灣電影大致可分為兩大主流,一是男歡女愛的所謂「三廳電影」,另一則是宣揚抗日、反共的「愛國電影」。但李行卻獨樹一格,把重心放在台灣本土,從民間取材。很多人都知道,1965年《養鴨人家》捧紅了唐寶雲,然而個人認為,該片真正的主角是鴨子。父女二人趕著數百隻鴨子經過連綿的稻田,蔚為壯觀,正是近年再度盛行的「鴨間稻」。除了農村風情之外,片中的野台歌仔戲,也是展現台灣文化的重要元素。

李行更將關懷面延伸到當時能見度不高的客家文化。《小城故事》(1979)以三義木雕為主題,片中還出現難得一見的客家三腳採茶戲。《原鄉人》(1980)為客籍作家鍾理和的故事,主題曲之一「原鄉情濃」的旋律實改編自台灣客家歌謠「山歌子」。為了呈現鍾理和夫妻到東北奮鬥的歷程,特地遠赴韓國取景,冰天雪地的畫面,配上鄧麗君演唱的主題曲,令人動容。

然而,這部片角逐金馬獎卻只得到最佳童星及插曲獎。當年的最佳劇情片是《假如我是真的》,同樣以批判共黨統治為主題的《皇天后土》則拿到「最具時代意義特別獎」,與政治沾不上邊的《原鄉人》則連入圍都沒有。這不禁讓人想起鍾理和在小說《笠山農場》獲獎前,著作屢遭退稿,恐怕就是因為內容不合「戰鬥文學」的精神而難以得到青睞。

解嚴後,本土電影翻身為主流,國內導演把焦點集中在台灣的歷史與文化,李行卻轉而致力兩岸電影交流。他畢生的最大遺憾之一,就是大陸不參與金馬獎了。

平心而論,加強兩岸影視交流,截長補短,很有機會激盪出意想不到的創意。像侯孝賢監製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金城小子》,都可以看到對大陸的人文關懷。可惜由於政治的影響,兩岸難以更進一步,實現強強聯手、進軍國際,甚而與好萊塢互別苗頭的理想。

或許李行電影的核心理念,就是這種深厚的人文關懷吧?因為堅持理想,所以不趨炎附勢,既不刻意討好當權者而歌功頌德,也不會為了取悅大眾而降低品質。他像個鐵骨錚錚的讀書人,彷彿離「政治正確」、「市場正確」都有段距離,威權時代如此,政治轉型後一樣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