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混血導演遭歧視被打 因「楊淑君事件」受死亡威脅

新銳導演張智瑋的台韓合拍電影「醬狗」,今天在媒體茶敘透露自己的台韓混血背景,他青少年時期在南非及台灣長大,現在定居韓國,所以身處異地時都被當作外來客,還得重新適應新環境,因此對於「身份認同」問題很有感,才有了這部電影。

張智瑋父親是台灣人、母親是韓國人,坦言一路以來遭遇不少歧視事件,他也提到跟韓國朋友看運動賽事,只敢默默地為台灣拍手;而與台灣人一起看,總被喊「死泡菜」。以前在韓國生活到新住民移民的區域採買,因購物袋上的中文字被5名彪形大漢盯上,他們把他攔下用韓式英文問哪裡人?他下意識回答韓國人,結果就一陣暴打,以為他是非法外勞,後來才知道是一個誤會,

後來2010年又遇上楊淑君因參加亞洲運動會時,韓國裁判認為楊淑君感應器違規,判定不合規定而使她落敗,產生了跆拳道爭議事件,讓台灣人反韓情緒高,導致身為韓國華僑混血兒的他「裡外不是人」。而當時在韓國的他有上一些電視節目,電視台電話被打爆,投訴要把張智瑋下架,甚至受到死亡威脅。

張智瑋的媽媽那時在台灣,台灣也很反韓,大家燒太極旗、把辛拉麵打爆,讓她不敢說自己是韓國人,有次搭計程車,被司機問是哪裡人,最後才承認「我是你們現在最討厭的韓國人」,司機不斷解釋那只是少數,「我們對外國人最好了」,「看韓流多紅」,但司機最後還是提醒「妳以後還是先說是日本人好了」,對此,張智瑋還是覺得台灣人可愛又暖心,說道:「大環境是這樣,只能這樣去承受應對,同樣一個事件,就有兩邊不同的故事。」

不過張智瑋獨特的成長背景養成了他擅長多國語言及觀察環境的能力,他喜好影像並精通中文、韓文、英文、日文的他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及韓國中央大學尖端映像研究所攻讀碩博士,除了本科出身擅長編劇、製片、導演外,他同時也是釜山影展長期合作擔任亞洲各國影人的指定翻譯。

張智瑋導演過往曾以「躲貓貓」一片入圍第33屆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2013年「醬狗」短片版榮獲澳門國際電影節星火獎肯定並發展成長片。其作品也曾入選2012年韓國釜山影展AFA單元,並勇奪首獎。2013年再以長片企劃「死海底下的流沙」入選柏林影展Talents Tokyo單元。是台灣影壇中默默耕耘的青年新銳導演之一。

張智瑋說:「『醬狗』是我結合了週遭韓國華僑朋友們的親身經歷以及我自己的觀察而創作出的電影。如果說我只能留下一部電影的話,我希望『醬狗』會是最能夠代表我的一部作品。很感謝電影公司的協助讓我被看見。」